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动力系统工程研究所

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动力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9月,下辖动力机械系统科学与控制实验室以及动力机械结构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动力系统工程研究所分五个研究方向:动力系统动态建模与综合控制;新型混合动力系统一体化匹配与能量管理;动力系统结构理论与技术;新型能量转换与新概念动力;小型航空及巡飞平台用动力装置。研究所现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8人。研究所每年招收博士生约10名,硕士生30余人,目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研究所在车辆动力传动一体化系统建模与控制、动力机械复杂结构数值建模与分析、高热负荷零件设计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多项技术成果在多型装备上得到应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针对新能源、无人系统等的快速发展,研究所在混合动力、太阳能、活塞式无人航空器动力、小型巡飞平台用转子发动机,以及微小型和自由活塞等新概念发动机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研究所十分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与诸多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包括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北卡州立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图1: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与小型转子发动机

在总装备部“探索一代”重大专项、装备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对新型直线内燃发电机、小型巡飞/无人机用转子发动机等新型能量转换与新概念动力、新型动力应用开展研究,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图2:航空内燃机

针对陆、海、空等机动平台的高功重比动力,开展了对置活塞二冲程内燃机、水平对置内燃机、液压自由活塞内燃机等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高效换气、周向喷油燃油燃烧过程、自由活塞发动机稳定性等关键技术。

图3:发动机数值建模与仿真分析

针对发动机运动件和固定件的结构动力学、应力场、温度场、振动噪声、润滑、密封、疲劳寿命等进行数值仿真和相关试验分析。在动力机械复杂结构数值建模与分析、高热负荷零件设计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多项技术成果在多型装备上得到应用。

图4:动力系统电子管理系统

针对机动平台的全域机动和自适应控制,开展了动力系统建模与电子控制、多输入多输出自适应控制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多学科建模与匹配方法、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开发以及转矩协调和能量管理策略等多项关键技术。

图5: 热电转换装置

针对高原高寒环境下机动平台对车载热电联供能力的紧迫需求,在装备预研、科工局动力专项等资助下,开展了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动力系统用热电转换装置基础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多场耦合下系统匹配设计、系统输出主动反馈控制等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我国新一代装备的热电联供能力。

研究所班子成员

姓名

岗位名称及职责

办公电话

邮箱

刘金祥

所长

1392

liujx @bit.edu.cn

左哲

支部书记

3637

zuzeus@bit.edu.cn

梅冰昂

副所长(教学)

3041

meiba@bit.edu.cn

黄渭清

副所长(科研)

8792

hwq@bit.edu.cn

王永真

副所长(实验室)

2510

wyz80hou@bit.edu.cn

更新时间:2023年11

Baidu
sogou